“舞踏之父”土方巽说,舞踏是拼命立起来的尸体,而生命是一种拼命站着的“灰柱”——“灰柱”是死者的身体在燃烧。
去年夏天,大野庆人来到中国,在这片土地上表演了被称为“暗黑”的舞踏,来之前,大野庆人为担心中国观众是否接受他的舞蹈而感到忐忑,最后观众的反响却出乎意料。他说:“那么多的年轻人来看我跳舞,来参加我的工作坊,抛给了我许许多多的问题。这样的大的热情和这么多熠熠生辉的笑脸给了我勇气。非常感激。能够在有着厚重历史的中国土地上跳舞,我很感谢”。
图片由“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”提供
作为2017年中国交流活动为数不多的重要一站,麓湖·A4美术馆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大野庆人,这位见证舞踏的源头和关键发展历史的重要人物,即将首次来到西南地区,于9月22日再次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跨越边界、震撼心灵的舞踏表演《花与鸟》。
# 关于舞踏 #
舞踏是在日本1960年代,由土方巽创作的诸多作品发端的(彼时也诞生了日本“物派”),是在社会与时代的深刻结合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。在《日本舞蹈辞典》中,舞踏被定义为:“一种被昏暗意识包围起来的身体意识” 。比起西方舞蹈总是“向上跳跃”的方式,这种“下沉禅定”感觉的舞蹈方式更贴近东方人骨子里对土地的眷念。
图片由“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”提供
大野庆人出演了被称为最初的舞踏作品的《禁色》,参加了舞踏产生初期所有作品的演出。大野庆人作为舞踏历史的见证人来到中国,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体、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将有关舞踏的点滴传达给大家,希望能够让中国的参与者们感受到舞踏的自由和生命的可贵。
# 关于《花与鸟》#
我的舞踏就是祈祷,
为了一个没有战争、和平的世界会到来而祈祷。
为了世界上因为战争而牺牲的孩子们能够安息而祈祷。
现在,世界的局势越紧张。
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。
至少,我们还可以祈祷。
——大野庆人
作品介绍
大野庆人自1959年《禁色》以来,在舞踏的诞生、发展直至现今的变迁过程中总是处于核心地位。在《花与鸟》这部独舞作品当中,大野庆人将表演由暗黑舞踏之父土方巽编导的作品,以及暗黑舞踏的另一位创始人、年逾百岁仍登台起舞的传奇舞者大野一雄的代表作《拉·阿根廷娜颂》片段,同时大野庆人最新的作品也包括其中。作品中还插入了日本摄影大师细江英公1960年创作的题为《肚脐与原子弹》的实验影像。该影像中有年轻的土方巽和大野庆人精彩出演。可以瞥见舞踏产生时日本的历史和社会、日本前卫艺术风潮与身体的交互与碰撞,细江英公独特的艺术视角,使得作品新奇又灵巧、智慧又幽默。是见证舞踏的艺术思想的珍贵记录。这样的构成,希望能让观众切身感受到,大野庆人所体验的舞踏的历史以及舞踏的当下。
图片由“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”提供
作品构成
4-1土方巽编舞三则
1985年(土方巽去世前一年)土方巽为出演大野一雄《死海 维也纳华尔兹与幽灵》的大野庆人编创的三个独舞。原本作为《死海》演出的一部分构作而成,在这里将作为独立作品上演。
4-2《拉·阿根廷娜颂》节选《蒂芬奴抄-死与诞生》(大野一雄原作)
1977年大野一雄的独舞作品《拉·阿根廷娜颂》是其代表作,是舞踏史上的金字塔。《蒂芬奴抄-死与诞生》是该作品的开场部分,大野庆人将穿着大野一雄的演出服并使用相同音乐进行表演。
4-3影像《肚脐与原子弹》(细江英公作品)
日本摄影大师细江英公于1960年制作的影像作品。是《爵士影像实验室》系列作品的其中一部,因此背景音乐为爵士乐。以核爆炸为主题,调动了拍摄地的渔民和渔民的孩子们进行拍摄,明快幽默的调子贯穿全作。年轻的大野庆人参演其中,土方巽独特的身体表现在该作品中也能窥见一斑。
4-4《兔子的舞蹈》
2011年日本遭受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灾难之后,人类无论如何表达对于巨大的悲痛与创伤都显得无力。除了人类,同样受害于灾难的其他生物怎么样了?大野庆人化身为一只被儿时的自己追逐过的小兔子,在海啸退去的海边徘徊、起舞。
艺术家简介
大野庆人
图片由“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”提供
1938年生于东京。13岁起跟随父亲大野一雄学习现代舞。1959年在大野一雄作品《老人与海》中初次登台,一个月之后在土方巽作品《禁色》中出演角色少年。《禁色》被誉为最早的舞踏作品。之后,大野庆人相继参演了土方的《按摩师》《玫瑰色舞蹈》等舞踏产生初期的作品。1969年初独舞作品《爪的孤独》演出之后中断舞台活动。1985年与大野一雄共演《死海》,通过土方巽为其编舞的作品重返舞台。1986年土方巽突然离世后,出演了大野一雄《睡莲》《花鸟风月》的全部演出。2000年起,大野一雄无法独自登台之后,他一直作为大野一雄身体的支持登台协助演出。1998年演出以郡司正胜遗稿为基础创作的独舞作品《道林· 格雷最后的画像》。近期的作品有2013年的《花与鸟》,2016年的《那是这么一回事》等。著作有《灵魂的食粮》(1999年Film Art社)DVD新书《花与鸟-舞踏:一种生活的方式》(2016 Canta Co.Ltd年)。
表演作品:《花与鸟》
表演时长:60分钟
时间:2017年9月22日19:30-20:30
地点:成都·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延线·麓湖艺展中心
演职人员
编导及演出: 大野庆人
舞台监督: 沟端俊夫
视频创作: 细江英公
灯光: 国府田典明
服装: 大野悦子
服装助理: 大野美加子
巡演协调: 赵冰清
平面设计: 王江
主办
麓湖·A4美术馆
联合制作
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
NPO 法人ダンスアーカイヴ構想
有限会社かんた
友情支持
北京蓬蒿剧场
资助
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